首页 > 女频言情 > 芳明1128 > 第865章 蜀宋西行

第865章 蜀宋西行(2/2)

目录

「卿之言,朕五年前便听过。然今方明用霹雳破交趾,湖匪以火器烧我大宋八寨。连金虏都已经有了火炮,若朕再抱守古训,恐不需敌军来攻,宋社自溃!」

他起身缓缓行至御案前,展开一幅新图,指点其中:「荆湖北路已成突出部,北金、东明、南湖贼三方环伺。江陵不可久守。」

他望向右丞王纲:「夔州为蜀之门户,重山固守,有可为者。朕意已决——五月初,随朕入蜀!」

众臣哗然,王纲再三稽首:「此乃万世之计,臣等愿先遣军开路,整肃夔州沿江驿道。」

赵构又召内侍:「传旨蜀中诸道,加紧搜罗火硝、硫黄、炼铁之匠,军器局即刻迁至三峡兵站,限三月之内开铸仿明式火铳火炮百门。」

又命枢密使秦桧草拟《西行诏书》,内旨含蓄,外则张弛有度——不称避乱,号称「巡行巴蜀,抚民讨寇」。

「我大宋今日局势,不过当年刘备入蜀之镜像也!」

秦桧一语定调,手指所绘战图,江陵为荆州,夔州为益州,北有金虏、东有明寇、南有湖匪,形同三面合围,独余一线三峡天险通往巴蜀。

「季汉先主能有荆州关羽把门,宋室入蜀,江陵也须一位关云长,方能守得住!」

众臣默然。若论勇武忠义,文武兼资,如今谁可比肩关公?

汪伯彦正色奏道:「关羽忠义著称,智勇双全,死战不屈。今江陵危急存亡之际,若非岳鹏举,谁能当此重任?」

言毕,满堂皆惊。

岳飞此时正镇守鄂州,已数次于山间阻截湖匪,屡立战功,刚平定汉水上游数支山寨,声望如日中天。但荆湖北路经略使,实为地方最高军政统帅,不仅统兵,更有一省之政在握,堪比一时节度使——而此人,向为官家赵构所忌。

秦桧沉吟良久,却未反对,只淡淡一笑:「昔关公守荆州,终因骄兵轻敌而致荆襄尽失。岳飞虽勇,不可无掣肘。以臣观之,可再约秦王刘光世率镶绿旗新军自赣西北上,连通鄂州、潭州,为洞庭水道之防;一外防方明,一内剿杨幺,掎角之势,自可稳固我炎宋东屏。」

赵构闻奏,沉思片刻,终于颔首:「准奏——命岳飞升任荆湖北路经略安抚使兼枢密都承旨,镇守江陵、鄂州一线。赣西之地,刘光世可权同节制,两镇协同剿匪拒敌,务保我大宋夔门无忧!」

风起江陵,残春断雨,春秋阁下鼓角犹鸣。自赵构议决西巡之后,江陵朝堂愈加冷清,然军府议事却日夜不歇。

朝议散后,风雨之中,张俊立于阶前,望见江陵宫墙之外,官兵操练仍寥寥可数,粮车时有倒塌,饷银积压如山。他低声对身旁的韩世忠放言道:「官家终肯西行,是好事……但这江陵,怕是守不住了。」

韩世忠沉声回道:「若入蜀即是再造中兴,那此刻的江陵……便是先皇的汴京。」

诏书传至鄂州,岳飞未言一语,立刻着甲南下。五月中旬,一夜渡江,驻节江陵。

是夜风雨如晦,岳飞登临春秋阁,俯瞰大江浩荡,灯火摇摇。副将王贵低声道:「大哥,秦相将你比作关公,这江陵便是荆州,您当有何感想?」

岳飞凝望江面许久,冷然一笑:「关公失荆州,非不忠义,而失于孤军独守、上策不行。如今我岳某既受重任,必不为刀下鬼。」

他转身望向远方山影,语气低沉却坚定:「只盼朝廷不忘夔门之外,尚有荆楚百姓,尚有宋室万里河山未复。我若为关公,便当为之雪耻,不再使荆州覆辙重演。」

自此,岳飞驻节江陵,分设巡检六处,招募亡军余丁,修筑大营三十六所,号称「荆州再起」,与幕阜山刘光世南北呼应,欲将湖贼杨幺南势,一举夹击于洞庭之间。

朝中或喜或忧,但无人敢否,荆楚危局之下,「大宋关公」,已然登场。

远处雷声震天,一道电光划破长空,彷佛预示着中原旧梦,将在夔门之外再度沉浮。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