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潜龙在渊(1/2)
永乐十一年三月海风轻拂,春日的阳光洒在大连市实验小学的琉璃瓦屋顶上,映出点点金光。校门口,学生们背着竹编书篓,穿着崭新的青布短衫,喧闹着涌入校舍。大连市实验小学的景象愈发繁荣,新增的木制教学楼和操场上新竖起的风车磨坊模型,彰显了大明对实用学问的推崇。
赵亮(完颜亮)和赵褎(完颜雍)已在大明潜伏整整一年。从最初的惶恐不安到如今的谨慎适应,两少年在学堂生活中逐渐站稳脚跟,但女真身份的秘密仍如悬顶之剑,时刻提醒他们不得松懈。升入二年级后,课程难度陡增,同学关系更加复杂,而大明对「宋室遗孤」的关注也让他们如履薄冰。
过去一年,赵亮和赵褎在学堂中小心翼翼地扮演「靖康皇孙」角色。赵亮凭借机敏的口才和编造的悲惨身世,赢得了同桌胡慈英的信任,甚至被一年一班的同学视为「赵氏宗亲」的代表。胡慈英的「姐罩着你」承诺虽让赵亮哭笑不得,却也让他在班级中少了许多麻烦。
赵褎的处境则更为复杂。同桌乌林荅婉容的敏锐直觉让他始终提心吊胆,但乌林荅婉容的豪爽性格和「熟化靺鞨」身份让她对赵褎的「胡人气质」并未深究,反而拉着他加入了班级的小团体。赵褎虽表面融入,内心却始终保持距离,生怕不慎暴露。
学堂的课程让两人大开眼界:汉字、算术、格物、历史。这些学问与金朝的骑射训练截然不同,让两人既兴奋又倍感压力。赵亮在算术和格物课上崭露头角,赵褎则在历史课上表现出色,但他们都小心避免过于突出,以免引人怀疑。
与此同时,李氏(化名任二姑)在庄河棱堡附近开设了一间小杂货铺,表面上是维持生计,实则为金朝密探传递情报。她每月通过暗号与完颜萨哈的探子接头,将两少年的学堂见闻汇总上报燕京。完颜吴乞买对他们的进展颇为满意,但也警告李氏:大明的「学政司」近期开始清查流民身份,务必加倍小心。
新学年伊始,二年级的教室比去年更宽敞,墙上挂着新绘的《大明舆图》,标示着辽南、淮北、岭南包括交州河内市等地的疆域。黑板旁,一架木制的水力锻锤模型格外醒目,象征着大明对工匠技术的推崇。
新班主任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女教师,名叫沈若兰,出身京东书香门第,原舟山军百花二营一丈青王霜的亲兵退役,言谈温和却目光锐利。她在大明学政司有背景,据说曾参与编写《格物初探》课本。沈若兰的第一堂课便让全班肃然起敬:她用火药点燃一枚小型爆竹,演示爆炸原理,随后讲解如何计算火药的投放量。孩子们目瞪口呆,赵亮和赵褎却暗自心惊:这种学问若传回大金,足以让十旗火器翻倍精良!
赵亮在二年一班依然是「赵氏皇孙」的明星人物。他的同桌仍是胡慈英,如今已长高不少,麻花辫换成了单髻,性格却越发泼辣。胡慈英对赵亮的「靖康身世」深信不疑,常在课间拉着他诉说对金人的仇恨:「亮哥儿,听说金狗又在山东抢粮了!等我长大,非要去军中弄几门火炮轰他们!」
赵亮只能附和着点头,心里却暗骂:妳这丫头要是知道我就是「金狗」,怕是要拿火炮轰我!为了巩固身份,他时常故意提起「汴京旧事」,编造些赵氏宗室的琐碎回忆,哄得胡慈英和其他同学啧啧称奇。然而,这种「宗室光环」也带来了新麻烦。
沈若兰对赵亮的身份格外关注。一次历史课上,她点名让赵亮讲述「靖康之耻」的细节:「赵亮,听说你是赵氏宗亲,可否说说汴京陷落时的情形?」赵亮心头一紧,只能凭借从金朝听来的传闻和自己的想象,半真半假地描述了一番:「……金狗破城后,烧杀抢掠,皇宫里的珍宝都被抢走,宗室被押往北地,路上冻死饿死无数……」他声情并茂,教室里一片唏嘘。
沈若兰却眯起眼睛,追问道:「既如此,你又是如何逃出韩州的?」赵亮额头冒汗,硬着头皮道:「是……是一位好心的宋人商贩,偷偷把我藏在货车里,辗转逃到辽南。」沈若兰点点头,未再追问,但目光中的怀疑让赵亮背脊发凉。
课后,胡慈英拍着赵亮的肩,豪气干云:「亮哥儿,别怕!沈先生就是爱刁难人,她要是敢怀疑你,我第一个不依!」赵亮苦笑,心想:妳这「罩着我」的心意,我可真消受不起。
数学课由沈若兰老师亲自授课。教室中央摆放着一块木制教具,上面刻有三角形、四边形和圆形,旁边还有一副木尺和量角器。今日的课题是「几何初步」,要求学生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测量角度。
沈若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标注底边5寸、高4寸,问道:「谁能算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胡慈英抢先举手,却答得磕磕绊绊:「嗯……是不是底乘高?」沈若兰摇摇头:「不完整。谁能补充?」韩子昂低调地举手,声音平静:「面积是底乘高除以二,5乘4除以2,等于10平方寸。」沈若兰满意地点点头:「很好,韩子昂,你思路很清晰。」
赵亮暗自佩服,心想这新来的小子不简单。他悄悄瞥了赵褎一眼,发现后者也在观察韩子昂。赵亮决定试试水,举手道:「沈先生,我有个问题。如果这三角形是火炮的仰角,底边是射程,高是炮口高度,面积能用来算什么?」此言一出,全班哗然,胡慈英兴奋地拍桌:「对啊,亮哥儿说得对!这不就是火炮的学问吗?」
沈若兰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但随即追问:「赵亮,你为何想到火炮?莫非在韩州见过类似的器械?」赵亮心头一紧,强装镇定:「不曾见过,只是听逃难的宋人提过火炮的厉害,觉得几何可能有用。」沈若兰微微一笑,未再追问,但赵亮知道,自己又一次引起了她的注意。
课后分组作业时,赵亮、韩子昂和胡慈英被分到一组,任务是用量角器测量教具上的角度。韩子昂熟练地操作量角器,很快报出答案:「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60度。」胡慈英惊讶道:「子昂,你怎么这么快?莫非你爹教过你?」韩子昂低声道:「我爹在神机营,常让我帮他量炮架的角度,久了就熟了。」
赵亮趁机试探:「神机营?那你见过真的火炮吗?」韩子昂摇头:「只见过图纸,爹说火炮的机密不能外传。」赵亮心中暗喜:这韩子昂的背景,或许是获取火器技术的突破口!但韩子昂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一惊:「不过我爹说,金狗也在偷学咱们的火器,辽南的细作可不少。」赵亮强笑:「是吗?那可得小心了。」韩子昂点点头,目光却在两人脸上停留了片刻。
胡慈英拍着赵亮的肩,大咧咧道:「亮哥儿,子昂这么厉害,你俩多学着点!以后咱们一起造火炮,轰平金狗的老巢!」赵亮干笑,心想:这学堂的每一天,都像在刀尖上跳舞。
又一节「除法入门」课上。讲台上沈若兰拿出一包糖果做教学,说:「24颗糖果,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几颗?还有谁能说出这道题对应的除法式子?」
「赵亮来!」她喊了赵亮起来。
赵亮挺直身子,眼睛里闪着灵光,嘴角还带点骄傲:「是24÷4=6!」
沈若兰点点头,刚要夸奖,赵亮却补了一句:「要是我,我就不平分,全给我自己,再派两人打死那三个人。」
全班小朋友一阵惊讶的哄笑。沈若兰脸色僵住,苦笑道:「赵亮同学,咱们学的是合作与分享,不是抢夺哦。」
赵亮低头不语,旁边的胡慈英则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袖,小声说:「你又说错话了……会被记警告的。」
相比赵亮的「高调」,赵褎在班级中刻意保持低调。他的同桌仍是乌林荅婉容,这位黑水靺鞨后裔的女孩如今更加机灵,课间常拉着赵褎讨论功课或八卦。乌林荅婉容对赵褎的「胡人气质」虽不再深究,但她的敏锐直觉依然让赵褎如坐针毡。
一次格物课上,沈若兰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制作一架简易滑轮装置。赵褎因金朝的木工经验,很快完成了一架精巧的模型,赢得沈若兰的表扬。乌林荅婉容却歪着头,笑嘻嘻地调侃:「褎哥儿,你这手艺怎么跟我们复州渔民的船桨轮似的?莫非你在韩州还学了女真的木匠活儿?」赵褎心跳加速,强装镇定:「哪有?不过是随便做的。」乌林荅婉容撇撇嘴,未再追问,但赵褎知道,这丫头绝非好糊弄。
更糟糕的是,乌林荅婉容开始对赵褎的语言习惯起疑。一次课间,赵褎不小心脱口而出一个女真语词汇「阿哈」(意为「兄弟」),用来称呼班上的另一个男孩。乌林荅婉容立刻抓住机会,揪住他问:「喂,‘阿哈’是什么意思?听起来怪耳熟的!」赵褎连忙掩饰:「咳,是韩州的方言,意思是朋友。」婉容半信半疑,嘀咕道:「怪了,我爹说黑水靺鞨的方言里也有类似的词,莫非你真是我们北边的亲戚?」
赵褎暗自叫苦,心想这妮子要是再追问下去,自己怕是要露馅。他决定以后尽量少说话,专心埋头功课,绝不给乌林荅婉容更多试探的机会。
午休时分,赵褎躲在校园角落的梧桐树下,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这是临行前皇玛法完颜吴乞买秘密交给他的《南朝音韵对照表》。他正埋头苦记,忽然听见树后传来窸窣声。
「谁?「赵褎警觉地合上册子。
乌林荅婉容从树后探出头来,目光落在他手中的册子上:「哟,偷偷用功呢?「
赵褎急忙将册子塞回怀中:「妳、妳怎么在这里?「
「我们班在这边上体育课啊。「乌林荅婉容歪着头,「你刚才看的是什么?好像不是学堂发的课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