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芳明1128 > 第865章 蜀宋西行

第865章 蜀宋西行(1/2)

目录

绍兴二年春寒料峭,江陵行宫内朝钟甫鸣,文武百官鱼贯而入,堂前朱帘高卷,端坐御榻之上者,正是临朝听政的官家赵构。

今日朝议主题,乃关于万俟卨率交趾失国士绅所呈「交趾臣表」,而此表一出,群情哗然。

万俟卨跪伏丹墀,身后数十名交趾文士衣冠楚楚,却满面仓皇。他们高声陈词:「臣等本属大宋藩国,世世效忠天朝,惟有逆臣阮文成篡权弑君,妄图北伐谋逆,是以误国招祸!今明寇兵强马壮,海陆夹击,交趾都城升龙两度陷落,宗社颠覆。若大宋天威尚在,愿收我交趾遗民为编户之民,复我衣冠礼教,庇我炎裔之后!」

言毕,交趾士绅伏地而哭,声震殿廷。

左丞相赵鼎冷笑一声,拱手出列道:「诸公可知,去岁冬月,贵国象兵越境犯我邕、桂,屠村焚寨,杀良冒功,连我礼部所送册文也践于马蹄之下。今一旦被明寇摧破,却又来称我天朝为‘宗主’,未免可笑?」

韩世忠跨前半步,甲冑未卸,眼神如刀:「宋军败于越军象兵,本将认。然越军败于明军,更快、更惨。此番明国两破升龙,一战平地高棉王都,一国两灭,天下震动。试问:若明军真西寇荆湖,我宋几人可挡?」

殿中静默一瞬。

资政殿学士朱胜非捋须淡道:「明军之胜,非侥幸。据探报,彼国以‘火器’制象,以‘民政’揽心。交趾士庶弃本族而投其国,不为利禄,而为其道。是可忧者,不止军事之强,而是‘正统之争’。」

右丞汪伯彦皱眉道:「我朝可与金和,可忍其燕云不复,可认其霸业偏安。但妖妇方氏窃号大明,行周制、兴民议,今又席卷交趾与真腊,建三府、立总督、设郡县,其志不止于南蛮,而是欲挟夷服夏!」

一语激起波澜,殿内低语纷纷。

忽听殿侧一声激昂:「臣等若亡于宋,犹存汉礼;但亡于明,则亡天下!」

说话者乃交趾旧儒陈季良,须白目赤,声如洪钟。

「大宋虽衰,犹守华纲;大明虽盛,实乃祸起之源。彼主乃方腊余孽,贱籍出身,今以商贾制政、以庶人议法,尊孔而不儒,奉礼而无宗。其国富,然其政乱;其兵强,然其理异。我辈若归于宋,犹为流臣;若臣于明,是自断文化血脉!」

大殿气氛为之一凝,连御座之上,赵构也轻声叹息。

韩世忠缓缓道:「陈先生言之有理。但此局已非我大宋可独解。」

赵鼎回身向殿下长揖一礼:「愿陛下早定大策,毋再梦和议,而忘兴复。」

赵构沉吟良久,终道:「明国固不可臣,交趾遗民,姑收编为羁縻编户,避其锋铓,待其裂变。今日之议,至此而止。」

王燮折戟阳武口的军报刚送入中书,整个江陵朝堂一片哗然。蜀中老将王燮素有「关中虎将」之名,三十年前也曾力斩西贼王延彬,却未料今日竟接连败于湖贼之手,损兵七成,副帅儒将程昌寓更是折戟沉沙。

朝堂上,张俊率先报告情势:「杨幺之势,已不可同日而语。洞庭渔舟化战舰,鄱阳船夫改火手,四十八营连结为势,两湖士民投之如归,号称‘为民做主之军’。而其攻城掠地,每破一邑,士绅满门罄绝,财货分与流民,远比方明更狠、更绝。」

赵构沉默,紧握手中玉简。

张俊再言:「方氏虽号称革命,终究妇人之仁,不忍屠儒。然今之湖匪,自号‘大楚军’,鼓动‘均田免赋’,『剪除豪强』。据捕获俘虏供称,其军火器已有百余门,铸于君山密林,炮石可及五百步。」

此言一出,朝堂一时静若寒潭。

忽有一老儒从班中跳出,乃是太学博士邢彦辉,声音颤抖却不改其辞:「火器者,奇技淫巧也!自古兵以正合,以奇胜。今宋军败非器短,而在心怯。若专恃火器,则将士懈怠,礼法败坏,渔樵皆可称兵。更恐为小人所用,反致国祚不保!」

未及众臣答话,御座前蓦地一声重击。

「够了。」

赵构声音不高,却带着冰铁寒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