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出海捕鱼(2/2)
二是观察星星。在晴朗的夜晚,星星也能帮助辨别方向。北极星是比较可靠的标志,它几乎位于北极的正上方。要找到北极星,可以先找到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形状像一个大勺子,从勺口最外侧的两颗星连线,向勺口方向延长约五倍距离,就能看到一颗比较亮的星,这就是北极星,它所在的方向基本就是北方。
三是通过观察风向和海浪。在这片熟悉的海域,部落成员们可能已经了解到一些风向和海浪的规律。比如,常年的海风可能从某个方向吹来,或者某个区域的海浪总是朝特定方向涌动,通过这些规律也能辅助判断方向。不过这种方法相对不那么精准,需要结合其他信息一起使用。
除了自然方法外,还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辅助导航。
一种是测深锤。在浅海区域,测深锤可以帮助判断位置。它主要由一个重物和一条长绳组成,将重物沉入海底,通过测量绳子的长度来判断水深。部落成员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知道在不同的区域大概的水深情况,从而推测自己所处的位置。例如,如果在某个区域以往测到的水深是10米左右,当测深锤显示接近这个深度时,就有可能在这个熟悉的区域附近。
另一种是航海日志。每次出海都认真记录航行的时间、速度、风向、海浪情况以及所经过的地标等信息。如果指南针坏了,就可以参考航海日志来推测船的位置和航向。比如,记录显示在某个时间段以一定的速度顺着某个风向航行,经过了一片特殊的礁石区,那么当遇到类似的风向和估计航行时间后,就可以猜测可能接近这片礁石区,进而调整航向。
黎明的曙光尚未刺破天际,部落的海边已一片忙碌。男人们赤裸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肤在微弱的星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他们用力将渔船从沙滩推往浅海,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他们的裤脚。女人们则在岸边提着装满食物与淡水的皮囊,小心翼翼地走过潮湿的沙地,将物资递交给船上的人。
渔船缓缓驶离海岸,船桨有节奏地划动,破开平静的海面,泛起层层涟漪。起初,海风轻柔,带着丝丝咸腥,撩动着人们的头发。但随着船只渐行渐远,海风逐渐强劲,吹得船帆猎猎作响。
年轻的渔夫们站在船头,目光警惕地扫视着海面,手中紧握鱼叉,时刻准备刺向可能出现的大鱼。老人则在船尾掌控船舵,根据风向和水流细微地调整航向,他的眼神坚定而沉稳,岁月刻痕的脸上写满了对大海的敬畏与熟悉。
行至深海,阳光炽热地洒下,海面波光粼粼,晃得人睁不开眼。此时,了望员突然高喊,手指向远方一片黑影,那是一群海豚跃出水面,它们身姿矫健,在船舷两侧穿梭,仿佛为渔船护航。众人兴奋地呼喊,脸上洋溢着对大海神奇馈赠的惊喜。
然而,午后风云突变,乌云迅速聚集,狂风呼啸着席卷而来,海浪如山般涌起。渔船在波涛中剧烈摇晃,人们紧紧抓住船舷,脸色苍白但眼神坚毅。老人果断下令收起船帆,众人齐心协力与狂风巨浪搏斗,雨水倾盆而下,混着海水灌进船舱,有人拼命舀水,有人加固绳索,每一个人都在为生存而努力。
风雨过后,海面重归平静,夕阳将天空染得一片血红。疲惫的船员们望着天边的晚霞,心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他们知道,大海虽变幻莫测,但它的怀抱中也蕴藏着无尽的希望与收获,只要他们坚守、拼搏,就能在这浩渺无垠的蓝色世界中续写部落的传奇与梦想。
当渔船终于抵达那片久负盛名的渔场时,海面上阳光洒下,波光粼粼,仿佛无数细碎的金子在跳跃。部落的渔民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熟练地解开系在船舷上的渔网,将其缓缓放入海中。那麻线织就的渔网在海水中慢慢展开,如同一张巨大的、充满希望的幕布。
随着渔网的下沉,一些小鱼率先被网住,它们在网中惊慌地乱窜,溅起一片片银色的水花。而大鱼则显得较为沉稳,它们试图挣脱,但渔网坚韧无比。渔民们紧张地注视着海面,手中紧紧握着渔网的绳索,根据经验判断着收网的时机。
当收网的时刻到来,渔民们齐声喊着号子,用力转动船上的绞盘。绞盘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收获的渴望。渔网被一点点拉起,海水从网眼中不断地漏出,形成一道道银色的水帘。最先露出水面的是一群肥硕的海鱼,它们在网中拼命挣扎,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有青灰色的鲭鱼,身体修长而矫健;还有红彤彤的鲷鱼,宛如海底的红宝石。
除了鱼,网中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海洋生物。巨大的螃蟹挥舞着钳子,试图夹断网线逃生,它们的壳坚硬而粗糙,上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八爪鱼则用它的触手紧紧缠绕着网绳,吸盘吸附在网上,身体不断地变换颜色,想要隐匿于周围的环境之中。
渔民们小心翼翼地将收获的海产从网中取出,放入早已准备好的木桶和竹筐中。每一条鱼、每一只螃蟹、每一只八爪鱼都承载着他们的辛勤劳作与大海的慷慨馈赠。孩子们在一旁兴奋地跑来跑去,帮忙传递工具,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喜悦的光芒,看着这些来自大海深处的奇妙生物,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在这片富饶的渔场,部落的渔船收获满满。海风吹拂着渔民们疲惫但满足的脸庞,他们知道,这一趟出海不仅为部落带来了丰富的食物,更让他们与大海的联系更加紧密,也让部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