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出其不意,尽显势在必得也(2/2)
他有洞察之能,诸葛亮细微的神情变化被敏锐的捕捉到,许泽也能猜到他肯定还有锦上添花之策,但是诸葛亮知书达理、心思纯良,不会在军议上争能。
由是,许泽对诸葛亮的好感更是倍增。
之前只是天然的对鞠躬尽瘁的武侯有好感,现在则是切身能感受到,青少年时期的诸葛亮,相处起来也是如沐春风。
诸葛亮拱手笑道:“大战在琅琊、北海两郡交界,袁谭亦是为此做了长久的准备,恐怕调遣兵力着重于此地。”
“君侯何不请臧府君出兵劫掠其后,自泰山莱芜进齐地,沿淄水抄掠粮道,可让袁谭首尾难顾。”
许泽展颜轻笑,拍了拍诸葛亮的肩头,道:“孔明见解独到,我已私信臧霸,让他伺机而动,恐怕不止能够抄掠粮道那么简单。”
“而且,我和奉孝从不断书信,每有想法都会命飞骑走送之,有时候会同时送书信给奉孝、文若、志才、司空和陛下。”
“他们也会伺机出兵,将平原占回。到此刻我也可以告诉你,我们在琅琊、北海唱的戏,全都是专为了平原搭台,真正的奇袭在那边!”
“平原之地,乃是当初玄德公治理,地势他尽皆熟悉,其二弟关羽有万夫不当之勇,司空早已与他多方商讨,为的便是今日请他为先锋,大军奇袭平原。”
诸葛亮登时恍然,脸上表情肉眼可见的变得精彩激动,且有几分欣慰满足。
欣慰就在于,此略声东击西,如何浩大,袁谭如何能想到他面对的敌人意在何处。
这正是兵法所言,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袁氏绝对不会是曹氏的对手,双方的奇妙才思实在是相差太大了。
且君侯能够靠着洒脱新奇的处世方式,莫名其妙的和这么多奇才谋士互通往来,等同于无形中聚得了所有人的才思。
暗地里几乎没有党派之争,大家彼此并无所藏,也是奇事。
而满足,则是在于自己居然能够大致猜到他们真正用计之处,只是还未能顺藤摸瓜的思索下去,但这次未能重视,下一次就会了。
足见,自己的才学完全可跟得上这些许都奇才,日后亦可跻身天下第一流。
年轻的诸葛亮,虽说性子淡泊名利,却还是会暗暗为此欣喜。
“如此看来,君侯此战势在必得。”
许泽眉开眼笑,双眸热烈,铿锵有力的道:“不光是势在必得,我还要送北海来投之文武一份大礼!”
诸葛亮愕然片刻,和许泽对视而笑,恭敬的躬身道:“亮拭目以待。”
……
秋收之后。
琅琊欠收,军屯之地百姓苦不堪言,随处可见百姓迁徙于道途,但无多少粮车跟随,地荒人悲,境内颇有沉闷之感。
袁军得伏氏暗中打开关门,自东武杀入,直奔琅邪、海曲两县,占据城池之后取盐运送往青州,同时彭安率领大军直奔莒县,在临近箕屋山时,遭到侧方山道杀出的曹军突袭。
双方大战于沭水之东,各有损伤之后败走。
于是彭安、严敬合攻箕屋山,贾诩不能守,率军撤关败逃,点烽烟警示。
两人率军到达后,发现粮仓之中,储量不多,账目不明,且沿途未见粮车,知道箕屋山守军其实并无多少军粮。
于是彭安当机立断,趁夜带着三千兵马日夜兼程,直奔莒北,要焚烧许泽的军粮粮仓,一旦烧毁,加上琅琊今年欠收,人心大乱之下,他一定会全面崩盘,甚至军中哗变。
那时取下琅琊易如反掌。
没想到,彭安、严敬彼此都想争这份功绩,相持不下,决定各带两千精兵,同时两线进军,一切以烧毁粮仓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