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舌战朝堂(2/2)
“祖制不可破坏,此乃大不孝之罪。”
马文升摇头道:“老夫想听的不是这个。”
“此事若非有人支持,焦阁老几人怎敢冒如此大不韪提开海之策?”
梁储好奇道:“下官今日也很好奇,为何会如此?”
马文升心道你梁储果然是出了名的谨小慎微啊,明知到是皇室支持焦芳,却就是不点明,避免在任何场所说错话。
马文升干脆表明态度:“是皇室支持。”
梁储倒吸凉气:“大人,此事不可乱说啊!这可是违背祖宗家法之事,圣明天子怎会如此?定是受到奸人蒙蔽。”
马文升摇头道:“兴许吧,但此事绝对不可眼睁睁看着其促成。”
“翰林院有你的学生,叔厚你让他们都上书劝勉天子。”
梁储道:“下官义不容辞!”
……
梁储离开了吏部尚书马文升府邸,回到家中,沉思了许久,才去紧急召见了翰林编修王焕。
王焕是两处在弘治九年会试中的学生,见到老师后,王焕拱手道:“下官见过梁大人。”
“这里没外人,得之不要客套。”
“今日焦芳等人在朝堂提出开海之议,李阁老和马大人他们对此很是不满,对此违背祖宗法制之人更是深恶痛绝。”
“吾等为国朝之官,自当替国分忧,得之汝为翰林清贵,当起带头作用。”
王焕肃穆道:“老师,学生知晓该怎么做了!”
“嗯。”
……
翌日一早,王焕一大早便抵达翰林院,将一众年轻的翰林官召到自己值庐。
他先点明利害关系,又言天子被奸臣蒙蔽,企图违背祖制开启海禁,濒海多乱,海禁若开,对沿海百姓的祸患无穷,诸位皆两榜进士,国家栋梁之才,不可见明主被奸佞蒙蔽。
一番慷慨激昂的话,顿时让这群年轻的翰林官义愤填膺,各个拿起手中的笔墨,开始上书劝勉天子!
马文升需要翰林院的官给他们打头阵,以此也试探试探皇家对开海的态度究竟如何。
这其中不免会牺牲几名马前卒,王焕毕竟在官场这么多年了,看到了太多翰林院天之骄子的起伏。这点风险规避还是知晓的,他当然不会做这个出头鸟。
等一众翰林离去,王焕又单独召了严嵩,道:“唯中,这群年轻的翰林,老夫最看重的便是你。”
“你帮老夫最多,老夫自也不会亏待于你,此事若劝勉成功,马大人那边定会给你升迁。”
“唯中啊,仕途的机会不多,大明承平百年,文臣升迁机遇很小。我们不是武将,战场上立了功,前途就摆在面前。”
“要把握住机会呀!”
……
有事,请假,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