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广西之变(2/2)
如此强硬且高压的征兵令引发地方大动荡。许多原先对越人横征暴敛早已不满的土族首领心中颇有怨言,但面对白银与兵刃,又不得不低头。不到半月,杜英武麾下便组成四千山勇兵与六千混编义从,另有一万残军重新整编。
这一支以金银驱动的军队,军纪松弛、战心未明,却在杜英武咆哮震天与赏格豪赐下,如山洪汹涌般南下——目标,邕州。
出发前夕,杜英武披挂整齐,站在静江府城门下,望向南方。
「阿姐,妳放心,我杜英武不会让越国亡在我手里。」
「升龙若破,我便杀入城中夺回妳;百官若降,我便逐一诛之。」
「即便是明寇,也得让他知道——越人还没死!」
他语声如铁,剑指南疆,带着他那支刚刚从掠夺与恐惧中拼凑起来的大军,踏上了回援之路。
昆仑关北,邕州古道风雨如晦。战马踢踏声与号角齐鸣,旌旗连天。杜英武策马立于岭上,看着不远处一支旗帜斑斓、纪律森严的大军驻扎在原本属于他指挥的防线上。
那是阮家的旗号,而为先导者者,是征舜燕——那个原本在越国军中盛名显赫的女将,如今却被奉为新朝的兵马大元帅。
更让他脸色大变的,是阮功高亲至军前,当众宣告:「杜太后和幼帝已被明寇俘虏,李氏已亡,阮氏新立,越国气数既变,诸军兵权,自当交由新朝统筹。杜将军当识时务,以国为重,协力光复,莫要误了全局。」
杜英武虽心中暴怒,却也知道此刻孤军难以抗衡,况且对方大义在手,说不出反驳之语,只能咬牙拱手:「末将……遵令。」
军帐之中,征舜燕卸下战袍,披着只到膝盖的短甲,一身山地战士的干练气息。
阮功高坐在主位,目光阴鸷,手中一封封密信正陆续从后方送到:「升龙的老臣已清洗大半,新朝正在整理府库、接收民兵。国内虽大乱,然百姓多信阮氏能安天下,反倒是李朝遗臣怨声四起。」
征舜燕点点头:「明军不过仗着海路偷袭得手,以为交趾从此皆为囊中物。却不知岭地不似平野,一场仗赢不了整个山河。」
阮功高面露阴笑,声音压得极低:「明军虽强,但对交趾地形水土一无所知,若轻进,正中我计。」
「眼下,我们让杜英武继续与那位草寇出身的吕信陵联络,假意收兵献降——让明军以为交趾旧军全线溃散,从而放心进驻柳州、静江等地。」
「然后……便是昆仑一击。」
昆仑关,南方横断大明与交趾的天然屏障,险峻如刃,山谷如钳。当地山民熟稔地形,与征舜燕素有往来。
她俯身在地图前指划:「我军可预先布置火油、伏雷、陷坑、神臂弓与象军于隘口及山腰。待明军深入至第三谷道,我再令山民封道,四面伏兵夹击,必要让他们全军覆没。」
阮功高摇扇大笑:「这一战,若能重创明军精锐,天下皆知交趾未亡,阮氏能战。让金陵那位女主知道,南蛮也非鱼肉,休得贪心妄想。」
夜深帐静,征舜燕披甲不眠。有人传她本是边地女酋之女,自幼习山战、骑射如风,与越地官军不同,不事繁礼,却能令山野义军死心塌地为之效命。这次若非她与阮功高早有联系,交趾恐已无回天之力。
她望向昆仑南麓的重山叠嶂,眼神如铁。
「我们失了升龙,便让他们死在山中。」
「要明国记住,交趾不是靖康的开封,也不是任人宰割的藩属。」
而另一边,吕师囊和倪从庆统军北上,欢欣准备接收广南西路,却不知一场精心布下的血战正等着他们……
昆仑关外,风云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