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你哪怕是看在当初那些嫁妆的份儿上......难道不应该么?(2/2)
让李望明开了课,就在蒋淮原本给村里的孩子们讲学的学堂里头,半上午教认字儿,半下午教打算盘。
刘家屯的人本就听李十月的话,自从李十月成了官后,还去王府里头吃过席了,她在村里的话,真的是没人再反驳的了。
就连放了假回到村里的李世阳,他现在见到李十月都是会先喊上一声“十月”的。
正旦日的祭祖终归是奠定了李十月在刘家屯的地位!
一连十来日的功夫,刘家屯人那是一个个的上午学字儿,下午学打算盘,忙得比农忙时节都累的慌。
来刘家屯走亲戚的孙家窑孙小豆的娘家父兄,和赵油家赵敏、赵燕的娘家兄弟这一来,没找着人,就站在寒风里头想法儿。
还是听到他们叫嚷的动静把村里养得狗都给叫起来后,出来看情况的李世良把几人给喊了过来。
“嘿嘿,不知道是舅兄来了!
来,快先进来暖和暖和。
我这就和先生请个假,叫上敏娘家去,舅兄来了,可得留下吃顿饭啊。”
赵敏的大兄其实本来是不想来的,外头还飘着雪花儿呢,哪怕这雪下得不大,可刮得风大啊。
这般的天气,谁想出门走亲戚啊?
可赵母催着赵大兄赶着车过去瞧瞧,瞧瞧赵敏在刘家屯过得怎么样?看看小丫可还好?
当时赵母是这般说赵大兄的:“她当初和离归家后,那些嫁妆可都分给你们了,她在这个家住得日子里头,哪一日没做活?
她现在是又嫁出去了,你哪怕是看在当初那些嫁妆的份儿上,就去看看她和小丫过得好不好,难道不应该么?”
所以,赵大兄和同村赵燕的兄长两个人就作伴迎着风雪赶着车大老远的来到了刘家屯。
至于孙小豆的父兄,是赵大兄他们在路上遇上的,这一条路就他们两辆车,可不就搭上话了么?
话一搭,就知道都是去看家里出嫁的女儿的,可不就一块儿来了么?
冻了一路的几人,被李世良迎着进了屋,这一进去,除了迎面的热乎气儿之外,他们还闻到了一股子香甜的味儿。
三婶娘瞧见是赵敏的兄弟来了,就把自家面前这盘子刚刚在炉子上烤着的酥油点心端了起来,对着小砚秋说:“砚秋,你快端着拿去给你大舅吃,这赶了一路来,赶紧垫巴垫巴。”
而坐在上首就在站着李望明身旁的李十月一看这样儿,就拍拍手说散了吧,下午到点儿再来。
李十月一说散了,众人赶紧起身对着李望明道好,谢了“李先生”,众人这才回过头去和李世良的大舅子他们这些外村人打招呼。
赵大兄这么一会子,一叠声应了好几句,等他回过神儿来的时候,手里就已经接住小砚秋给他的带着香味儿的糕饼了。
小砚秋的记性还是很好的,她自是认识赵大兄这张脸,所以她甜甜的对着赵大兄喊着“舅父”,还热情的让赵大兄吃糕饼。
赵大兄看着自己腿边上的小砚秋,这肉乎乎的小脸,脸上还带着笑的模样,可是比早前养在他们家的时候看着要好看多了。
这糕饼还没吃到嘴里,李世良和已经走过来的赵敏就叫着赵大兄前去给李十月见礼。
李十月是何人?
赵大兄和一旁跟着一起的赵敏的兄长和孙小豆的父兄那自然都是知道的。
所以,几十岁的汉子一点儿不别扭的就对着才十来岁的李十月行礼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