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50年的军旅人生 > 第826章 台上一分钟,台下10年功

第826章 台上一分钟,台下10年功(2/2)

目录

离开702团驻地的时候,每人的双手都塞得满满当当的,左手拿的是一盒部队供应给团级以上领导的茶叶,右手拎着一瓶百分百真的茅台酒。

要问为什么不放包里?那是因为包已经塞的满满当当,堪比现在的集装箱。

其中贡献最高的三名研究员,更是享受到了一把将军的待遇,人手一瓶高父每年过年才能获得的特供好酒。

等到第1批项目完工的时候,王庆瑞更是开车拉着几十名战士,来到研究人员所在的单位送锦旗。

如此多的资金与关怀砸下去,要是最后的成果不好,李宁也没话说了。

至于这段时间所花费的钱从哪里来?那自然是从伙食费上扣了,好在经过偷偷的调研,发现没有战士提出异议,要不然李宁也不敢推行这个方案。

当然战士们也不单纯是自愿做贡献,更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做打拼,不是谁都有那个脑子考上军校的,所以想留在部队必须得用其他方法。

而今年效果已经显现出来了,隔壁两个团已经在和702团协商,打算引进他们新开发出来的系统。

李宁则要求每个团需要带走,30名到40名处于义务兵阶段的战士,以他们为教官,来加速两个团的部队现代化进程。

听上去似乎没什么,可702团还有个隐形要求,教官不能是义务兵,否则他们如何能镇住基层的老兵油子。

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我们不给他们升士官,那此项任务就你来吧!不能702团上下一心,省吃俭用搓出来的系统你们免费拿走用,连工钱都不打算给了。

于是最后经过商,所有过去的士兵保底一期士官,能否成为2期看个人能力,这是他们开出来的条件,或许有人并不感兴趣,但对于编大部分的义务兵来说,诱惑力直接拉满。

“介绍说完了,你自己研究研究,但有件事要提前跟你说一声,关注这次实验的人非常多。

我们的国防压力过小,走正常方式进行提升的速度比较慢,它或许是一个机会,如果能抓住,无论是对我,还是对你都有很大好处”。

“是有什么消息吗?”齐桓脸色正了正,他能感觉到,李宁并没有吓唬他,反而是善意的提醒。

“今年7月底别睡得太踏实,而且千万别忘了,我们在不断的改变,你的老东家也不会始终保持原样”。

“我靠”,齐桓整个人都木了,他现在可算是明白为什么当初铁路会说“给老部队留点面子”,原来是早有打算。

不过马上齐桓就恢复了精气神,特种部队再牛,能扛住装甲部队的反复碾压吗?被一枚105毫米口径的坦克炮命中,照样也得完。

正好有几个老战友,自己早就看他们不顺眼,等演习的时候找个机会,把曾经被偷屁股的仇给报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