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给袁朗一点小小的技术震撼(1/2)
袁朗起初并不在意,甚至发起了牢骚,可在他将统计表拿到眼前,准备随便观摩一下,顺便等会儿嘲讽一下李宁的时候,内心破防了。
普通一个硕士班估计都没有这么多人,这702团是不是学的有些变态呀?自己档案中,学历的那一栏现在还写着金陵陆军指挥学院的本科呢!
怎么这里连个最普通的连长,都能混到硕士了?再过几年会不会再蹦出个博士连长呢?不是,自己才脱离野战部队几年啊!外面的世界怎么都发展成这个样子了?
“别只看前面那几张,重点在后面呢,从开展学习班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零3个月的时间,第1批拿到初中以上文凭的战士,总共有53人,毕业考试一次性通过率为86%。
等到9月份之前,还会再考上一批,预计能有300人~400人参加,通过率适当的降低一些,按照70%进行计算,最后顺利毕业的也得超过200人。
其中有1\/3还是高中学历,他们或许以前不怎么样,但现在对于进步的渴望和个人发展,可是非常的上心,成为A大队的预备人员应该没问题。
以后升格为特种作战旅,当普通部队的正式队员,我估计完全没有问题”。
这话说的倒没错,无论是影视剧还是军旅类的小说,对特种兵选拔的描述都是非常残酷的。
事实上也挺苦,但要细分的话还是能分出个强弱来的。
特种部队也分级别,比如说隶属于军区或军种的特种部队,级别是最高的,同样训练强度绝对属于第一梯队的。
不过以上都是一线特种兵,就像影视剧里的孤狼突击队那样,但不是所有的特种兵都要达到这种水平。
特别是扩编为特种作战旅后,普通特种兵的战术水平,也就和钢七连的老兵差不多吧!
他们在战时,也不是担任刺向敌人的刀尖,而是扩大伤口的刀身和刀背,并且无论是从战术,战略方面的考虑,还是从成本角度出发,都没必要搞得那么精锐。
不过和普通的士兵相比,他们确实要强不少,至少在上进心和毅力两个方面,是远超常人的。
“李副团长,说句实在话,我现在非常的心动,即使铁大队长了解完情况,也控制不住激动的内心。
可这一些还不够啊!数字化的设备价值不是一般的高,其实最近这几年成本飞速的下降,也不是我们能随便处理的”。
“所以才需要你们帮忙嘛!我们团在去年6月份就开始对未来信息化作战开展了深层次的研究,理论方面肯定是够的,现在差的就是硬件儿。
这也是我们主要找你们的目的,光靠一个机械化步兵团的申请,想让上面松口,向702团倾斜资源是不现实的,可和老a达成合作关系,将一些旧设备移交过来,通过的概率应该不会太低”。
“如此自信吗?”
袁朗此刻不想重视都不行了,数字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即使是备受关注的老a,到现在为止也不过是摸出些头绪出来。
可即使成果只有这么点,它依旧成为了上级判断各支部队,在信息化改革的标准答案,只要是不符合那就是错的。
就是如此的霸道,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出来反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