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洞房花烛夜,娘子奔向白月光 > 第三百四十章 永宁

第三百四十章 永宁(2/2)

目录

还没等李九霄做出决定,天子那边就突然下旨册封琅琊王李广平为储君,令满朝文武错愕不已。

杨元录急忙赶来与李九霄碰面,想要商讨对策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圣旨。

只是对策还没想出来,杨元录就被永泰帝召入宫中,等到他回来之后秘密找到李九霄,让李九霄马上离开上京城,而且最好带上家里所有人,李九霄问起原因,杨元录只说了一句话:“天子要彻底解决你这个麻烦。”

李九霄脸色猛然大变。

“为什么?”

杨元录:“天子深感自己时日无多,所以想要为琅琊王清扫障碍。他似乎很清楚,一旦他驾崩的话琅琊王绝不是你的对手。”

李九霄沉默不语。

看来李正甫造反对天子的打击很大,让他瞬间变成风中残烛的老人。

为了能让李广平顺利登位,永泰帝显然已经豁出去了。

而且他在赌!

赌晋王李云庭得知孙儿死后,不会再反抗朝廷。

一个无后的老人,能有什么威胁?

偏偏问题就出在杨元录身上,他将如此重要的秘密告诉李九霄,让李九霄能够从容脱身。

李九霄问出第二个为什么。

杨元录是聪明人,知道第二个为什么是问他为何要通风报信。

他冷笑两声:“说来你不敢相信,这是我女儿的意思,在老夫众多子女之中我独宠听雪,如果你死了她会很伤心。所以你最好马上离开,趁天子的兵马还没反应过来。”

经过这次,二人恩怨一笔勾销。

李九霄笑着说道:“今后我还会回上京的,到那时候你将位列三公。”

“什么乱七八糟的!”杨元录没好气。

等他反应过来,脸色瞬间变了变,李九霄这意思是要造反么?

李九霄直言不讳:“皇帝老儿要杀我,莫非我要坐以待毙?我身上流淌的也是太祖血脉,皇位为何不能让我坐一坐?”

杨元录彻底呆滞。

敢情坊间传闻李九霄要造反不是空穴来风?

这让杨元录有些后悔。

若是让天子知道是他放走了李九霄,并且最后李九霄还造反了的话,肯定会杀他满门。

是夜。

朝廷三千禁卫直接包围晋王府,却扑了个空。

晋王府早已人去楼空。

反而是因为这些朝廷禁卫一把火烧了晋王府,导致埋在晋王府地下的火药直接炸开,使得这些禁卫死伤惨重。

就连皇宫都有震感。

永泰帝彻夜没睡,等来的却是极其糟糕的消息,几乎当场昏厥。

他立即下令彻底搜查李九霄等人下落,并且对上京城彻底戒严,一只苍蝇都别想飞进去。

如此过去半个月。

依然没有找到李九霄的下落,反而等来了从玉泉县赶来的造反大军。

率领大军的不是别人,正是李九霄。

原先李九霄就在玉泉县打造了造反基地,还有代理人为李九霄日夜打造兵器与招兵买马,加上李九霄还有炸药这等神器,成为李九霄造反的底气!一万人的军队,就能杀出十万人的气势。

永泰帝慌乱之中急忙召集黑羽军和禁卫,意图剿灭李九霄。

结果派出去的大军压根撑不了多久,李九霄所率领的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且能做到令行禁止秋毫无犯。

没过七天,朝廷大军就被覆灭。

更糟糕的是李云庭率领二十万大军班师回朝,与李九霄一南一北合围上京城。

皇宫之内,阴云密布。

所有忠诚于永泰帝的人都惶惶不可终日。

这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便是连齐同心都起了劝说永泰帝投降的心思,至少还能保住体面。

陈濯山则是誓死保护在天子身边。

一天、两天、三天……

又过去了七天。

李九霄率领的大军已经包围上京达到半个月之久,偏偏他下令只是包围上京,没有发动总攻的打算。

他沉得住气。

上京城内的文武百官却沉不住气了。

反正都是当臣子,给谁当不是当?

于是乎不少大臣纷纷响应李九霄号召造反,导致上京城内秩序大乱,连皇宫的禁卫都已人心涣散毫无战斗力。到了围城的第二十一天,北城门的守军发生内讧,一番厮杀之后大门洞开喜迎王师。

文武百官与百姓夹道欢迎,李九霄悠然骑马行走在御道上。

目标——

皇宫!

爷孙二人来到皇宫午门,这儿的禁卫一见到大军到来,纷纷缴械投降。

李九霄与李云庭长驱直入,抵达太极殿内。

太极殿内还有不少人,这些人当中有一部分是忠诚于永泰帝的臣子,有一部分则是等着李九霄入宫准备表现一番的投机分子,还有一部分则是永泰帝的子嗣孙儿。

李广平和李权都在。

李权再次见到李九霄,质问他为什么要造反。

李九霄只投去一道看白痴的眼神,淡淡说道:“这天下本就该属于我,我辅佐你只不过是因为你比较笨,如此而已。”

“你……”

李权气坏了。

更令他愤怒的是,身旁的妻子杨雨晴主动走到李九霄身边。

坐实了二人之间的关系。

李权最终还是没有勇气再次发难,甚至还跪了下来请求李九霄给他一个闲散王爷当当。

对于这种没有骨气的软蛋,李九霄连杀他的兴趣都没有。

李广平倒是有点骨气,表示要跟李九霄同归于尽。

永泰帝制止了他,一步步走到李九霄爷孙面前,后悔当初没有早点杀光晋王府。

李九霄由此得知父母亲确实是被永泰帝一手害死。

而且动手之人正是宁王李宸灏。

是日。

永泰帝在太极殿内自缢身亡,李广平追随而去。

李九霄在文武百官的拥戴之下坐上龙椅,正式登基称帝,更改国号为秦,改元永宁。

全书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