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庆云寺(1/2)
清庆寺,原名庆云寺,位于西郊。
它规模并不大,因为曾经的一个牛人在这儿修行过,并促成了一个改变国家政体的事件,使它一度很有名。
只是由于当时的主人太过低调,才使得它最终失去了成功挤身名寺的机会,最终变得默默无闻。
就是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寺里,有妖僧之称的姚广孝,已在这儿修行了数年,并与当时的燕王朱棣是密友。
朱允炆即位后,听了身边大臣的话,开始削藩。此举无异动了堵王的切身利益,是反是降,两条路摆在了朱棣面前。
降,自己该享受的一切权利,都没有了,心实不甘。
反,其中的风险更大。
虽然他拥有数万军队,且在与北元的战斗中,取得了历次胜利。将士们的战斗力很强,但要与中央集团对抗,他心里还是没底。
那时洪武大帝刚走,他用一生心血培养的铁血军队还在,据称不下百万之众,战斗力强悍。
虽然为了孙子,朱元璋清洗了一部分开国将领,但抗不住他整体实力太强大了。因此,在反与不反上,朱棣特别地慎重。
这时候,姚广孝从幕后走上了前台,开始发挥作用了。
他用各种数据,分析了失允炆的短板,以及朱棣的潜在实力,指明了未来战争的走向,说朱棣一定能赢得这场战争。
给举棋不定的朱棣,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他的鼓动下,朱棣决定背水一战。
当然,他是个江湖老油子,是不会打无准备之仗的。在发布战争动员令之前,他并没有闲着,而是紧锣密鼓地做着各种准备。
由于自己僧人特殊的身份,姚广孝不便过多地出入王府议事。为了更多的参考他的意见,朱棣便设置了两个议事中心,一个是燕王府,一个是庆云寺。
燕王府当时规模并不大,三进院落,且设施并不完善,也就是外围多了些站岗的。
庆云寺是个公共场所,每天会有许多香客前来上香许愿,至于其中混杂了哪些人,并没人理会。
乔装打扮的朱棣,就是经常以香客的身份,进入寺院的。
在寺院里议论大事,风险很大,有泄密的危险。后来,朱棣组织士兵,昼夜施工,在大宝宝殿的佛座下,修了一个密室。
以后,商议大事的时候,便在密室内举行,再也不用担心泄密的问题了。
许多重大决策,都是在这间密室里商讨的。
这儿成为了第二个燕王府,甚至地位更高。
直到姚广孝随军,这儿的热闹才告一段落。
朱棣登基后,妣广孝不贪恋富贵,又回到了这里,继续从事他的修行。
朱棣仍把他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不时会就某些疑难问题,向他讨教。
二人还像以往一样,所有会谈均在密室中进行。
后来,为了感谢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的突出表现,朱棣特地为他修建了一座新的寺院。
而在实际生活中,姚广孝的大多数时间,仍住在这儿,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对于他的去世,朱棣很伤心。安葬了密友之后,他叫来了几个心腹,封闭了这个密室。
为了防止见物思人,他之后再也没有到过庆云夺。
之后的岁月里,庆云寺变更为清云寺,再也没出现过妣广孝这样伟大的人物。
而且由于妣广孝的低调,人们并不知道,在叔侄撕破脸大战时,这个寺院的小密室里,竟承担了这么大的责任,直接影响了一个王朝的走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