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维修卫星??!(1/2)
陈尘认为理所应当事情,在胡永年以及行业内几个老前辈看来,这边的进度只能用匪夷所思来形容。
想当年为了压缩几天的发射周期,胡永年被当时的总工程师带着去监督整个项目数月,甚至项目内很多人都连夜工作到呕血。
就这样努力,才节约出几天的时间来。
这还不算其他的研发生产和实验。
而红星这里呢?
单一个算力中心模和型,就节省了多少的时间。
在看完总装,测试,听完几人的感慨后,一行人再次回到了发射场地,在火箭总装车间和发射塔之间,还有一条轨道连接。
那是火箭的专属运转轨道,从车间出发,顺着这条轨道前往发射塔,然后燃烧,通往未来。
相比于大型的完备发射场地,红星的这个说实话是有点i的,总占地面积只有24平方公里。
其中包括发射位置,地面指挥中心,火箭生产工厂,卫星生产工厂等。
而这小小的24平方公里,从开始建设到现在,已经完整的烧掉了红星180亿资金,这还不算之前的研发投入和后续的投入。
站在指挥中心里,抬头看向不远处的发射台,这次的运载火箭同样适用的是100吨级别的液氧煤油循环发动机。
无非上次是100吨,而这次直接是180吨,但对外都是100吨级别。
设计寿命是能够循环使用15次,预计寿命在10—12次之间,除了点火装置需要每次更换外,发动机其他部件均可以重复使用。
华夏航天集团将这个最刚公布不到两年的发动机给红星,陈尘也很识趣的没有独自研发新型的运载火箭发动机。
毕竟和谐共享,共同发展嘛,红星说到底还是一个民营企业,要是把整体的技术都弄到世界前列,哪啊只要稍微改一下,这就不是火箭。
而是导弹。
所以陈某人还是很有自知之明。
全球已经有了几个大型军火商(五常大米),不能再出现一个新的。
点火,发射,升空。
这次陈尘没有再去按那个发射按钮,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意义不同,也没必要再去做这样的事情。
“主卫星烽火一号准确进入蓝星同步轨道!”
“主卫星烽火二号数据分析卫星准确进入同步轨道!”
“主卫星烽火三号中继卫星准确进入同步轨道。”
“星矩组网卫星成功进入同步轨道。”
“卫星系统展开,运行正常。”
“第一代低轨道数据中继卫星成功组网,运行正常,已覆盖指定空间低轨道航天器,数据链接已开启,可提供24小时无间断通信。”
整个地面指挥中心里没有上一次那么激动,可这次一箭16星,全部入轨,全部运行正常,还是让所有人都在激动。
而地面上,同样是一个个的好消息传来。
“动力机组一号部件成功回收。”
“动力机组二号部件成功回收。”
“动力机组三号……”
不断的信息传来,也标志着这一次一箭16星完成圆满发射。
这次发射的16颗卫星中,有三颗核心卫星,是星矩组网的最关键部分,还有两颗中继卫星,其他的11颗卫星是真正的星矩组网卫星。
按照规划,以后这里每个月都要进行两次以上的发射任务,尽快的将星矩卫星矩阵打造完成。
相比于上一次,这次华新社并没有再次进行报道,更多的信息红星这边也没有主动透露出去,仅靠一些博主和网友的猜测和分析。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红星的第二次发射任务是成功了的,而且红星似乎是在准备对抗星网。
在故意压制热度的情况下,这次发射成功的消息并没有继续在网上引起太多讨论,不过一直关注红星卫星发射的老马,却在他的火星之地里,盯着这边的专家。
无他,他要分析出这次红星发射的卫星里有没有所谓的主卫星。
要是有的话,那就可以准备着手安排一次“卫星失控”事件了。
“怎么样?分析出来没有?”
“boSS,你太着急了,我们还在对他们的轨道进行分析,随后才能想办法分析哪些是主卫星。”来自nasa的专家是很不满老马在这里指指点点。
他知道个p。
分析主卫星哪里是那么轻松的,轨道还没计算出来呢,就要找主卫星?
想p吃呢。
“就算我们计算出他们的轨道,后续想要分析哪里是主卫星,也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boSS,不要着急。”
“kg才有几颗卫星?就算我们全部给他撞下来,才消耗我们几颗?半个周的产量,一次发射任务而已。”
全部给kg撞下来,这事别说老马不敢干了,就算让老登来他也不敢干。
要是全部给弄下来,那相当于直接对华夏宣战了。
所以还是得找出主要的核心卫星,安排几次失控,在国际上也能说得过去嘛。
另一边,看着陈尘第二次发射卫星成功,雷俊这会是羡慕的直流口水。
放卫星哎,多牛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